2013年3月27日 星期三

服務導向架構(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

   SOA是一種模組架構,其主要的目的在於提供人們一種方便,可重覆使用的整合性系統。
   SOA將可重覆使用的應用程式和資源 ,藉由標準化的介面來互相溝通,以此來提升程式的效能、彈性以及整合性的資訊環境。
   SOA 如同物件導向、軟體元件等軟體技術一般,運用小的零組件組合成應用系統,但其強調如何彼此鬆散的應用系統功能元件在網路上發行、組合及使用。
SOA的特性
  1. 分散式架構 (distributed)-SOA 的組成元件是由許多分散在網路上的系統組合而來,可能是區域網路,也可能是來自廣域網路。例如網站服務技術 (web services) 就是運作 HTTP來相互連結的 SOA。如此的作法,也使得網站服務技術很快的就成為所有支援網際網路的系統平台均能使用的技術。 

  2. 關係鬆散的界面 (loosely coupled)-傳統的系統主要是將應用系統功能需求切割成相互關聯的小零組件:模組、物件或元件,發展者要花費極大的心力了解零組件是如何設計及使 用,以確保不會違反零組件連接關係限制。如此一來,若要以不同零組件替換原始設計,就成為一件困難的事。SOA 的作法是以界面標準來組合系統,只要符合界面要求,零組件可以任意替換,大幅提高系統變更的彈性度。

  3. 依據開放的標準 (Open standard)-使用開放標準是 SOA 的核心特色,過去的軟體元件平台如 CORBA、DCOM、RMI、J2EE 採用專屬協定作為元件連結的規範,使得不同平台的元件無法相通。SOA 則著重於標準與互動性,將可避免不同平台 (.NET web services 與 Java web services) 開發程式間相互整合的困擾。 

  4. 以流程角度出發 (process centric)-在建構系統時,首先了解特定工作的流程要求,並將其切割成服務界面(包括輸入與輸出資料格式),如此其他的發展者就可以依據服務界面開發 (或選擇) 合適的元件來完成工作。
  因此 SOA 的實作,就是將所有程式邏輯及服務內容全部包裹在服務內部,並實作一個標準的介面與外部作溝通,這種做法跟傳統的元件導向做法非常類似,唯一的差別是介面定義的方式、資料格式、與溝通管道必須是產業標準 (http、XML、SOAP 等)。 也就是說只要能實作出這樣的介面,不論介面後面是什麼,都可使成為 SOA。

IE10的進步?

在這禮拜有學生說他下載了IE10之後,發覺它蠻順的,由於我個人從很久以前就捨棄IE的使用了,先上網找了一下有關IE10的評價,當然有好有壞

有人說它是最快的瀏覽器,使用上比chrome和火狐快很多,但也有人說他與很多網站並不相容,在使用上並不是很方便

其實我一直覺得微軟在瀏覽器的開發上很有問題
不論是分頁功能、加速功能、查詢功能等 ,都落後其它相關開發者蠻多的
而這次的IE10推出的所謂效能較其它業者快這點,聽起來好像有所進步
但卻不是使用者所關心的問題
現在的使用者在經過firefox和chrome方便的擴充功能的影響下
會有多少的人會因為效能而轉回去使用IE呢?
再加上效能問題對於現在日漸開放快速的網路速度,會是主要的誘因嗎?
這些都是我不怎麼看好IE10的原因

不過IE10講到效能的問題,由此可見微軟打算在智慧型手機市場拚博的企圖心了
後續應該會有後續的應用吧

2013年3月5日 星期二

死灰復燃的mega

megaupload又復活了0 0
只是這次是使用所謂的雲端硬碟的方式復活的
網址
只是真是懷疑他沒有賠錢賠到破產嗎???